奥门历史概述
奥门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了奥门的居住权并开始建设城市。1644年华人陆续移民至奥门。葡萄牙在1887年12月1日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后取得奥门,奥门成为葡萄牙在东亚的第一块领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开放的华洋汇聚的商埠。奥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世纪80-90年代奥门经济发展迅速,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仍能保持稳定,成为东亚新兴的经济体之一。
奥门地理环境
奥门地区位于珠江口东南,由氹仔岛、路环岛和半岛三部分组成。其中半岛北部与珠海相连。奥门地势较低,除路环岛的大部分地区外,普遍低于海拔50米。整体上为平原地形。奥门地处东亚季风区,气候类型为东亚季风气候。主要自然灾害包括台风。奥门处于东亚大陆架上,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没有淡水资源。
奥门政治
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奥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恢复对奥门行使主权,设立奥门特别行政区。奥门特别行政区依照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奥门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和独立的司法权、终审权。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奥门永久性居民依照基本法有关规定组成。
奥门经济
奥门经济经历了发展、过度膨胀、调整巩固、复苏振兴、高速发展几个阶段。目前,以博彩业、旅游业、建筑业、出口加工业为四大支柱行业,其中以博彩业所占经济比重最大。近年来为了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还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业,促进产业多元化。
奥门文化
奥门文化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元素。从经济活动的多元化、官方语言的多元化到居民日常生活的多元化,都体现了奥门作为华洋交汇点的特色。奥门的文化传承还表现在与内地尤其是广东省的频繁文化交流上。奥门文化是中华文化与东西方文化的相融合的典范,在东亚与甚至国际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
奥门人口与教育
奥门人口以广东籍占绝大多数,广东话是奥门社会的共同基础语言,与其官方语言葡萄牙文为奥门日常用语的“双主语”。奥门教育的普及程度较高。根据奥门统计暨普查局数据,2011年奥门小学、中学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8%。
奥门交通
奥门交通系统完备,包括海陆空三种方式。奥门国际机场,于1995年11月正式投入运营。奥门对外海上交通分别依靠香港、深圳、珠海等地,目前在奥门客运码头和奥门凼仔码头有多条海上交通运输航线通向香港和内地沿海各主要城市。奥门岛和凼仔岛之间,以及路环岛和凼仔岛由友谊大桥和西湾大桥、嘉乐庇总督大桥相互连接,主要交通工具靠公共汽车及出租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